基金

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
基金(fund)18世纪末在英国首次提出。[2][1]基金是为兴办、维持或发展某种事业而储备的资金或专门拨款。[3]从广义上说,基金是机构投资者的统称,从狭义上说,基金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通常情况下基金是指“证券投资基金”。[4]
18世纪末、19世纪初,基金在英国诞生,1868年11月成立的“海外和殖民地政府信托组织”(The Foreign and Colonial Government Trust)是公认设立最早的投资基金机构。20世纪初,基金传入美国后得到了蓬勃发展,1924年3月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开放式基金——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基金(Massachusetts Investors Trust),此后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了全球基金业的发展中心。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中国基金业的萌芽时期,2006年至2007年,受益于持续性牛市影响,中国基金实现跨越式发展。[2]基金一般按照可否赎回分为开放式与封闭式基金,按照组织形态分为公司型与契约型投资基金,也可以按照投资目标分为成长型、收入型以及平衡型投资基金。此外,根据不同的投资对象,也可以将投资基金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期货基金以及期权基金。[5]计算基金净值时用基金净资产除以基金总份额,通常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四位。[6]
选择基金进行投资可以节约投资人的时间和精力,大量投资人的资金聚集到一起形成规模效益,并让专业人士选用科学的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通过管理费来赢利的模式,使管理人的积极性较高。但是选择基金进行投资带来的收益不高,且投资收益不确定,风险由投资人承担,不适合短期投资,赎回时也可能达不到预期收益水平或遭遇延期兑付。[7][8][9][10]基金持股比例的变化基本同市场行情同向变化,在股市高涨时,基金持股比例增加;股市下跌时,基金持股比例也会减少。基金的中长期投资策略有助于股市稳定,短期投资策略能加剧股市震荡。[11]2023年一季度中国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67.28万亿元,产品数量为197989只。[12]

基本概念

广义与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