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因反抗元朝被杀,韩林儿随母杨氏逃入武安(今属河北)山中。至正十五年(1355年),陪同韩山童反叛的刘福通等迎韩林儿至亳州(今安徽亳[bó]州),拥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1]刘福通置韩林儿为傀儡,指挥大军一路抗元,夺得多地。但军心不齐,无法久守。亳州被夺后,韩林儿逃往安丰(今安徽寿县),于龙凤四年(1358年,元至正十八年)五月,迁都汴梁(今河南开封)。次年五月,汴梁为元攻破,韩林儿等人又回到安丰。龙凤九年(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春,安丰被围,韩林儿被名义上尚属大宋政权的朱元璋救出,安置在滁州(今安徽滁州),左右侍从都被换成朱元璋的人,从此韩林儿被朱元璋挟持。[2]龙凤十二年(1366年,元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欲接韩林儿至应天(今江苏南京),途中船翻,韩林儿沉入江中,宋亡。[1] 韩林儿承袭父业,带领其信徒成为元末农民起义军的一支重要力量,虽实权被夺,[2][3]但其部下一路攻占元地,占据中原十余年,使后来的朱元璋得以从容建立统一的大明朝。[1] 人物生平
抗元建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