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兰克·卡普拉-抖音百科
弗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1897年5月18日出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比萨奎诺[1],1991年9月3日因病去世[1],意大利裔美国导演。 1903年,他随着家人前往美国纽约[2]。为了生计,弗兰克·卡普拉卖过报纸,和兄弟组建二人乐队在街头演奏。在他高中时期,便对戏剧产生了兴趣,并且时常从事舞台灯光等幕后工作[3]。一战结束后,在机缘巧合下,他进入了约翰·福特执导影片的剧组,并担任临时演员[3],这次经历开启了他的艺术人生。1924年,他开始为喜剧演员哈里·朗东编写戏剧,并在1926年执导了喜剧电影《强人(The Strong Man)》[3]。在结束了和哈里·朗东的合作之后,他进入了哥伦比亚影业,并于1929年执导了在哥伦比亚影业的第一部电影《年青的一代》。[4] 卡普拉从1930年代开始逐渐成为美国具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1933年,他凭借电影《一日贵妇》首次入围奥斯卡,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提名[5]。随后,他导演的电影如《一夜风流》《浮生若梦》《迪兹先生进城》《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等,获得四次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并三次摘得最佳导演桂冠[3],确立了电影大师的地位,成为了经典好莱坞时期最成功的导演之一,被誉为“美国梦”的代表[6]。后来,随着二战炮火打响,弗兰克身先士卒,在此期间拍摄了一系列电影,其中包括《我们为何而战》《黑人士兵》《突尼斯的胜利》等[7]。二战结束后,他执导的电影《生活多美好》上映,这部电影摘得第四届金球奖最佳导演奖。1964年,在他人生中最后一部执导作品《太空约会》上映,这部影片讲述了美国空间站和航天飞机计划[8]。 弗兰克·卡普拉一生拍摄过五十余部电影,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曾经担任过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席、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美 国导演工会主席等重要身份,于1982年被美国电影学会授予终生成就奖[6]。于1991年因心脏病去世,享年94岁[3]。 人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