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隼雕

鹰科雕属的一种鸟类
1
2
白腹[sǔn]雕(Aquila fasciata)是鹰科雕属的鸟类,[1]又叫白腹山雕。[2]为大型猛禽,体长67.8~73厘米,体重1500~2525克。[2]成鸟虹膜为淡褐色;喙为灰色,尖端黑色;蜡膜为黄色,趾为柠檬黄色,爪为黑色。[2][7][8]雄鸟上体为黑褐色,头顶和后颈呈棕褐色;胸部色浅并具深色纵纹;尾为灰色,具有暗褐色波浪形横斑和黑褐色端斑。[2][9][8]翼为灰褐色,飞羽内为白色,具淡黑色波浪形横斑。[2][9]下体白色,具暗褐色羽轴纹。[2][9]雌鸟下体为纯白色,具有窄的暗褐色羽轴纹,其余形态特征和雄鸟相似。[2]
白腹隼雕在世界上分布较广,广泛分布在非洲北部、欧亚大陆[8]白腹隼雕偏好栖息于开阔山区,有时也前往湖泊等湿地生境附近;[8]繁殖季节主要栖息在低山丘陵、山地森林中的悬崖等地区;[9]非繁殖期也会前往山脚平原、沼泽等地区。[2][9]
2019年,白腹隼雕种群呈现下降趋势。[3]2019年,白腹隼雕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3]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0]2023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11]

形态特征

白腹隼雕为大型猛禽,体长67.8~73厘米,体重1500~2525克。[2]白腹隼雕成鸟虹膜为淡褐色,幼鸟则为暗褐色;喙为灰色,嘴基蓝灰,尖端黑色;蜡膜为黄色,趾为柠檬黄色,爪为黑色。[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