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公元800年,炼金术士贾比尔·伊本·哈彦(Abu Musa Jabir Ibn Hayyan)首次从酒石酸钾分离出酒石酸。[8]1769年,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廉·舍勒(Carl Wilhelm Scheele)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发酵罐壁上发现一种晶体,其形状像石头而被 命名为酒石,后经研究发现其主要成分是酒石酸氢钾。[1]1832 年,Jean Baptiste Biot首次观察到酒石酸具有旋转偏振光的能力。[1]1848年,巴斯德(Louis Pasteur)将酒石酸盐类的光学异构物分离,验证了构成葡萄酸铵[ǎn]钠盐晶体的两种酒石酸铵钠盐分子是互为镜像的,这个发现证实了旋光异构现象(也称对映异构现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