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最早由意大利统计与社会学家科拉多·基尼在1912年提出,是用来测量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的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分析指标。其包括收入基尼系数(Income Gini)和财富基尼系数(Wealth Gini)。两者的算法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收入基尼系数的数据是来自于某地区的家庭收入统计,财富基尼系数的数据是 来自于某地区的家庭总资产统计。[1][3][5] 基尼系数的范围在0~1之间,如果基尼系数为0,表示社会财富完全平等分配;基尼系数为1,表示社会财富完全不平等分配。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6]影响基尼系数的因素很多,例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制度等,除此之外,计算基尼系数还需考虑人口结构以及应对不同阶段的国家有不同的基尼系数变体等。[7]
基本信息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于1912年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科拉多·基尼提出的,用以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