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迦巴瓦峰

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山峰
1
4
南迦巴瓦峰(藏语:གནམས་ལྕགས་འབར་བ།,英语:Namcha Barwa或Namjag Barwa),藏语意为“直刺蓝天的战矛”,曾用名那木卓巴尔山,世界第28高峰(独立山峰,非卫峰)。[7]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米林市墨脱县、波密县交界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内侧,是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山峰、以及东段的最高峰,海拔7782米。[8][1][6][9][10]
南迦巴瓦峰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11]峰体外形呈角峰状,有三条山脊,地表的岩石主要是变质岩系。[12][13][14]该山峰面临雅鲁藏布大峡谷[15]受地形地貌和北上的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16]由于地势起伏变化很大,南迦巴瓦峰一地并存各种气候带,独成一特殊的气候生态区域。南迦巴瓦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差异,并孕育了大规模的冰川及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5][17][18]南迦巴瓦峰集中了从热带寒带几乎所有的植被类型,并且拥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金猫喜马拉雅鬣羚等。[19]
南迦巴瓦山区主要生活着藏族等少数民族,是藏传佛教文化中重要的神山之一。[20]由于宗教信仰习俗和极高的攀登难度,南迦巴瓦仅有1992年的一次登顶记录。[21]当地围绕南迦巴瓦峰大力发展旅游业,山脚的索松村、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成为知名景点。[22]

命名

“南迦巴瓦”(藏语:གནམས་ལྕགས་འབར་བ།)在藏语中意指“直刺蓝天的长矛”,来源于《格萨尔王传》记载,“门岭一战”中,格萨尔王询问手下这是什么山,手下说:“好像幡矛竖空中,那是炽热霹雳叉俄山。”也有说是“雷电如火燃烧”之意。由于山形独特,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容,又得名羞女峰”。[23][24]曾名那木卓巴尔山,藏语意为“天上掉下来的石头”,有“众山之父”之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