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美

中国近代政治人物
陈其美(公元1878年1月17日-公元1916年5月18日),字英士,号无为,别号高野,浙江湖州人,[2]清光绪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公元1878年1月17日)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府归安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学前五昌里的一个商人家庭。[3]父亲陈延佑是当地的商人,母亲吴氏出身湖州射村的书香门第。陈其美的家中有兄弟三人,陈其美排行第二。[4]
陈其美四岁时受母亲吴氏的启蒙读书,七岁时受教于名儒忻谷生。[4]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1年),陈其美的父亲陈延佑去世,继母杨氏将其送到石门县城西横街的善长典(今桐乡县崇福镇)当伙计谋生,[3]期间陈其美开始接触先进的思想。[5]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3年),陈其美到上海同康泰丝栈担任佐理会计并进入理科传习所研究科学,同时结识张静江于右任蔡元培等人,并受其先进思想的影响而决定出洋留学。[6]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6年)春,陈其美留学日本并于同年冬天加入同盟会,两年后离开日本到上海筹划革命,期间加入青帮并创办《大陆新闻报》和《中国公报》等宣传革命,又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并担任庶务。[7]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11月4日,陈其美参与并亲自指挥光复上海的起义,之后参与“二次革命”在上海讨袁战争,失败后又发动肇和舰起义讨袁。[3]1915年12月25日,陈其美因在上海响应蔡锷的护国运动而遭到袁世凯的忌恨,袁世凯买通曾在沪军都督府任职的张宗昌刺杀陈其美,后张宗昌引诱陈其美前去萨坡赛路寓所14号,1916年5月18日下午,陈其美被张宗昌的手下程子安连开三枪击中右颊,当场气绝身亡,年仅三十八岁。[8]
陈其美葬于浙江省湖州市南郊岘山东麓碧浪湖畔,孙中山在墓碑上亲笔题词“成仁取义”。[9]陈其美倡导革命思想并参与反清民主革命,被孙中山评价为“英士忠于革命 主义,任事勇锐 ,百折不回,为民党不可多得之人”。[10]

人生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