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论文名称 | 发表刊物 | 发表时间 |
---|---|---|---|
1 | 不以诗怨——惠特曼的《草叶集》 | 读书 | 2020年 |
2 | 诗、诗人与乡村共同体——华兹华斯的叙事诗 | 读书 | 2019年 |
3 | “拿来”自己的传统 | 诗刊 | 2019年 |
4 | 2014—2018年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问题域、方法与增长点 | 国际比较文学 | 2019年 |
5 | Gender Representations in Adaptations of Foreign Literature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 | 2018年 |
6 | Voices of the Dead: Tao Yuanming and Emily Dickinson’s Poems Narrating Their Own Death | inking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in Chinese Literature | 2016年 |
7 |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世界图景 | 圆桌 | 2015年 |
8 | 多重矛盾构筑的“家园”——华兹华斯的长诗《在格拉斯米尔谷地卜居》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2015年 |
9 | 拜伦《唐璜》中的爱欲与城邦 | 跨文化对话 | 2015年 |
10 | The Nightmarish and Fantastic China in The Woman Warrior | Canadian Review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2014年 |
11 | 近期古装片的古代中国想象 | 文化纵横 | 2013年 |
12 | History as Melodrama: Xie Jin’s Film Adaptations in the Early and Mid-1980s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2012年 |
13 | The Intertwinement of Chinese Film and Literature: Choices and Strategies in Adaptations | A Companion to Chinese Cinema | 2012年 |
14 | Film Adaptation as Political Orthodoxy and its Dilemmas: The Case of Xia Yan in the 1950s and 1960s |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 2011年 |
15 | 张英进中国电影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 华文文学 | 2011年 |
16 | 儿童乌托邦——布莱特·哈特的华人书写 | 中国文学研究 | 2011年 |
17 | 斯诺的红色中国梦 | 读书 | 2011年 |
18 | 美国末世灾难片中的国际政治 | 书屋 | 2011年 |
19 | 新世纪的中国电影改编 | 艺术评论 | 2011年 |
20 | Transmedia Strategies of Appropriation and Visualization: The Case of Zhang Yimou’s Adaptation of Novels in His Early Films | Art, Politics, and Commerce in Chinese Cinema | 2010年 |
21 | 诗人的宏大叙事:叶芝与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历史循环与焦虑 | 西北大学学报 | 2010年 |
22 | 刘恒近期电影剧作中的新主旋律 | 书屋 | 2010年 |
23 | 棘手的悖论 | 读书 | 2009年 |
24 | The Sublime and the Profan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Fictional Narratives about Sent-down Youth |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as History | 20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