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晦堂记

清朝时期曾国藩创作的散文
《养晦堂记》是清朝曾国藩创作的散文,为了表达对朋友刘孟容的敬意,以及希望后世的君子能从中观察世相、反省自己。文章首先抓住“凡民”与“君子”两种处世态度作议,表明“养晦”之难能而可贵。接着以齐景公伯夷叔齐作比,进而推论那些“高据势要”“而其间又功业文学猎取浮名者”与“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无以异”,为下文突出好友刘孟容的高贵品格蓄势。末段进而阐明“晦”与“显”的内在联系,表明了一时之荣不若永恒之名的旨意。文章深入浅出,诚意正心,滋润当今。

作品原文

养晦堂记
凡民有血气之性,则翘然①而思有以②上人。恶卑而就高,恶贫而觊富,恶寂寂而思赫赫之名。此世人之恒情。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者,率常终身幽默,暗然退藏。彼岂与人异性?诚见乎其大,而知众人所争者之不足深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