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由宣城市代管的县级市[3]地处皖东南,东南至南与浙江省安吉县、临安市交界,西北与泾县相连,西南与绩溪县、旌德县相接,东北和北与本省广德县、宣州区相临。[12]市域面积2487平方公里。[4]截至2024年末,宁国市常住人口为38.7万人。[7]有汉族、畲族、苗族、彝族、回族等35个民族。[9]截至2025年9月,宁国市下辖13个乡镇、6个街道。市人民政府驻宁国市西津街道市府巷1号。[4] 宁国市位于皖南地区丘陵区,南高北低,东西山川起伏。境内有河谷平原、山间平地、低山、中山、高丘等多种地貌类型。[13]境内东津、中津、西津三条河流穿城而过。[4]属于北亚热带季风亚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尚足、四季分明。[14]宁国市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秦属鄣郡地。[15]东汉初置县,因驻地宁国乡而得名。[16]1912年,直属安徽省,[15]1949年4月23日宁国县解放,5月隶属宣城专区。[15]1997年3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宁国撤县设市。2001年1月由宣城市代管至今。[10] 宁国市第一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山核桃产业是宁国市农业首位产业。[17]第二产业是宁国市主导产业,以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基础材料、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为主,其中以汽车零部件业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18]2024年,宁国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7]宁国市是南北商旅通衢[qú]之要道。宁宣、宁绩、宁千、宁广高速投入使用,皖赣铁路、省道215、104标准二级公路和宜黄旅游快速通道均贯穿境内,宣绩高铁开工建设,宁金高速於潜段、申嘉湖高速西延宁国段加速推进,对接沪苏浙的快速通道正在形成。 [4] 宁国市历史文化悠久,儒释道文化、江南文化、徽商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积淀形成了特有的宁国文化。[3]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森林覆盖率达77.4%[4]。截至2021年底,宁国市拥有仙人塔 、毛竹山、官山遗址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19]云梯畲族民歌、畲[shē]族婚嫁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145项。[19]截至2023年,宁国市拥有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6个。[20]荣获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等称号。 [4]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