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陵墓
1
4
定陵位于中国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陵域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1563年一1620年,年号万历)及其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的合葬陵。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历时6年建成。是明代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1][4]
定陵坐西北朝东南,东南低西北高,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其地面建筑的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制,主体建筑由神道、地上、地下及附属建筑组成。定陵的方形院落有三进,主要建筑有裬[líng]恩殿、裬恩门、方城明楼等,第三进院落以北是定陵的地下宫殿。定陵的地下宫殿是明十三陵中唯一被开发的地下宫殿,出土的各类文物有3000多件。定陵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是明神宗生前亲自主持营建的陵寝,历时6年,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竣工。后因战争等原因遭到毁坏,清乾隆年间曾得到修缮。1956年5月至1958年7月对明定陵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座经国务院批准,有计划、有组织、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5][6][7]由于缺乏对皇陵发掘的经验和文物保护的能力,从定陵中发掘出的文物遭受到不同程度且无法修复的损坏。1959年,在定陵原址上建立定陵博物馆后,便开始长期对外开放。[8][1]
1957年明定陵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9]1961年,明定陵作为明十三陵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961年,明定陵作为明十三陵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000年,定陵作为明十三陵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9]2021年10月明定陵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11]

历史沿革

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