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鼻山-抖音百科
中国广西桂林市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象山景区成立于1986年,位于桂林市中心城区漓江右岸,地处桂林市漓江与桃花江的汇流处,占地面积11.88公顷。象鼻山,原名漓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因山体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饮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150平方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3][1][6][7] 象山景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景区内郁郁葱葱,四季常青。象鼻山属于喀斯特地貌,景区以象鼻山为中心,涵盖了象山水月、爱情岛、普贤塔、云峰寺、三花酒窖等景观。景区拥有众多的摩崖石刻、保存完好的山水城市格局和历史文化遗址,其中水月洞及东面石壁临江峭崖,现存56件摩崖石刻,是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5][1][3] 1982年象山景区被国务院评为“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2017年象山景区和其他周边景区共同作为两江四湖·象山景区而入选A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新象山景区成立,它同时管辖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市内三座经典名山。[9][3]桂林象鼻山景区于2022年除夕(1月31日)开始正式全面免费开放。[10] 名称由来
象山在唐代称“漓山”或“仪山”,到宋代才渐称“宜山”,而“象鼻山”之名则是在明朝开始普及。明代徐霞客曾说"其山亦称漓山,粤人呼为象鼻山。"万历二十七年(1599)苏浚所修的(广西通志》卷四"漓山"条云"郡人又谓之象鼻山",《大清一统志》卷461云"明初(1368),师围静江,别将朱亮祖屯于东门象鼻山下,即此"。据此,象鼻山之称在明代初期普及民间了。景泰元年(1450)陈琏所修的《桂林郡志》附《新郡城》中绘有"象鼻山",嘉靖四年(1525)黄佐所修的《广西通志》也有"象鼻山"条,据此,官方也采用象鼻山之名了。[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