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UTCM),简称“上中医”,[1]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19]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5]入选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20]“111计划”、[18]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1]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2]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23]长三角中医药高等教育联盟成员单位。[24] 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9月1日,时名“上海中医学院”;[25]1958年,学校正式搬迁至徐汇区零陵路校区。[9]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6]1984年组建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并合署。[1]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改校名为上海中医药大学。[25]2000年,上海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了上海中医药大学。2003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9]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7]2020年入选“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13],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7]2023年12月,学校被推选为全国中医药数字化教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16] 截至2025年5月,校区总占地面积500余亩,[8]共设有15个学院[11],本科专业16个,拥有5个继续教育的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全日制在校学生9072人,校友遍布70多个国家和地区。[5]有3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5]其中专任教师801人,[7]两院院士3名,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3名。[28]学校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8个,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4个。中医学、中药学两个学科连续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名单并进入培优建设行列。[5] 上海中医药大学在2025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位列第2名,全国参考排名68名。[4]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