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是兴盛于元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曲体的一类。它是在宋、金时代民间俚曲的音乐基础上,在当时已很发达的说唱艺术形式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形式的诗歌。[1] 中国古代的宋、金时期是散曲的萌芽、发生时期。到金末,散曲已经成熟,在民间广为流行。在此基础上,金诗人元好问开始创作散曲,成为这种散曲形成的标志。至元代,由于文人和民间的大量创作,散曲进入了全盛时期。[1] 散曲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小令又叫“叶儿”,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其基本特征是单片只曲,调短字少。还有一种联章体,则是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又称“重头小令”;“套数”,又称“套曲”“散套”或“大令”,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带过曲是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曲牌最多不超过三首。带过曲属于小型曲组,与套数比,容量小得多,且没有尾声,是介于小令与套数之间的特殊形式。[2] 散曲的特点主要有:在语言方面,既有一定格律,又有口语的自由灵活;在艺术表现方面,更多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押,句中还可以衬字。北曲衬字可多可少,南曲有“衬不过三”的说法。[2]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