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951年成立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英文: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AS,以下简称:心理所)成立于1951年,[1]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心理学研究机构,是中国心理学会的挂靠单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的学位授予单位。[3]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1]现任主持工作的副所长为蒋毅。[2][b]
心理所的前身是1929年在北平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1933年,心理所南迁上海。1934年,心理所又迁至南京。[4]1946年9月,心理所迁回上海(岳阳路320号)。1949年上海解放,心理所停办。[4]1950年,在郭沫若院长和丁瓒先生的支持下筹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了心理研究所筹备处。[4]1951年3月2日,政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同年12月7日,心理研究所正式成立。[4]1963年,心理研究所进行“三定”(定方向、定任务、定人员),加强了基础理论研究,并增加心理过程记忆、思维方面的研究。[4]1970年,心理研究所被撤销。1977年6月,国务院做出“恢复心理研究所是很必要”的批示。从此,心理研究所正式恢复。[4]2002年,心理研究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4]2014年,心理所购买3T磁共振成像仪,搭建“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2017年,中科院心理所主办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正式成立。[4]2019年,心理所举办纪念建所90周年专题报告会暨青年学术论坛。同年,心理所发布中国首部《心理健康蓝皮书》。[4]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拥有职工206人,[5]旗下有公共技术中心、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心理科学信息中心、动物实验中心等实验平台。[6]心理所连续多年参与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科学嘉年华”等公益科学传播活动,曾获得“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b][1]

历史沿革

心理所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