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割据

唐朝中叶以后形成的政治局面
“藩镇”即方镇,本意为可以屏卫中央,镇守一方的地方军事机构。[1]“藩镇割据”是指唐中叶之后藩镇不听中央调遣,军政自立的政治局面。[2][3]
开元末年,唐玄宗在边地设立九道节度使与一道经略使,赋予其军政合一的权力。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周边日益加剧的边域危机,并顺应募兵制兴起的潮流。可由于玄宗给予节度使如此庞大的权力,使中央与地方的军事力量形成内轻外重的格局,安史之乱由此爆发。在后来安史平叛中中央力不从心,更是在中原地区战略要地置立节度使和防御使。如此而后尤以河北三镇为主,在唐朝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4]这些藩镇“大者速州十余,小者尤兼三四”分庭抗礼,后来演变成下层军将反逼长官行割据之事。这其中中央政府有与地方藩镇关系缓和的时期如元和年间,但在几次削藩终不成而只得行“姑息之政”以求缓息。直到唐末,唐王朝设置了有四五十个道即藩镇,发展为“自国明之外,裂于方”并导致了极盛一时的唐王朝的灭亡,使中国重新陷入了分裂割据的五代十国时代,直至宋初藩镇割据问题才得到彻底解决。[5][6][7][8]
藩镇割据影响了唐中晚期近两百年的政治格局,是多种政治兴起与变革的大背景。后人对此政治格局的正反影响评价不一,至今为时人讨论且新意迭出。[9][10][11]

背景

节度使的设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