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若

20世纪上半叶社会言情小说家
刘云若(1903-1950),字渭贤,原名兆麟(一说兆熊),曾用笔名流云,刘云,刘霜等,后改名刘云若。天津人,是著名的社会言情小说家,津派小说的集大成者。[1][2]
刘云若1903年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清朝时期考上了科举,民国之后退隐。从小祖父教他国文,耳濡目染。在校期间,他国文常常满分,稳居第一。他酷爱文学,当时世界名著,野史,小说,诗集等文学作品他都有涉猎,课余时间喜欢填词吟诗。生活环境与个人爱好对刘云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5]
1930年,刘云若开始着手创作他的第一部言情小说《春风回梦记》,小说一经发表,反响热烈,这一部小说也让他打开了知名度,为之后的言情小说撰写奠定了基础。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末,刘云若一直笔耕不息,期间一共发表了40多部社会言情小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春水红霞》《红杏出墙记》《旧巷斜阳》《情海归帆》《小扬州志》《换巢莺凤》《湖海香盟》《酒眼灯唇录》等等。1950年,刘云若在创作长篇章回小说《云破月来》期间因病去世,年仅47岁。[2][4]
因从小生活在天津,刘云若对天津的风俗文化有着较深的了解,他的许多作品中都出现了天津的方言,民间艺术,塑造了典型的天津人物代表,[róu]合了天津通俗作家与外国作家的写作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津派”小说的写作特点。[6][7]

人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