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

拟步甲科粉甲属的一种昆虫
1
4
黄粉虫(拉丁学名Tenebrio molitor),是拟步甲科粉甲属昆虫。[2]别名:面包虫、大黄粉虫、黄粉甲。[2][3]
黄粉虫经历完全变态发育,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6]黄粉虫的卵为乳白色,长圆形,长径1~1.5毫米;[4]卵薄脆,卵外会分泌粘液起保护作用。[5]成熟的黄粉虫幼虫普通体长为25~40毫米,背板黄褐色。[2][4]黄粉虫的蛹体长12~20毫米,乳白色或黄褐色。[4]成虫体长为12~30毫米,体色呈黑褐色。[4]
黄粉虫原产北美洲,[11]但国外也有学者认为黄粉虫可能起源于地中海地区,由于人类活动传播至世界各地,[12]作为著名的仓库和贮藏害虫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6][13]在自然界世界性分布,主要分布在森林的落叶层以及岩石和原木下面,[6]后随黄粉虫养殖业发展,人工养殖的黄粉虫在世界范围内也广泛分布。[13]
黄粉虫营养价值极高;[2]可以直接作为饲料;[3]具有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提高产品品质、调节代谢能力、提高动物的免疫力等作用。[14]黄粉虫可做人类食品,和营养物质的提取;黄粉虫能用做教学、科研的实验材料。[3]黄粉虫还有药用价值,幼虫可入药。[15]黄粉虫还能降解塑料,改善土壤生态。[14]是生态系统中的“清道夫”。[6]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