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英文名:Autumn Equinox)[1],秋分古时被称为“祭月节”,[2]是二十四节气第十六个节气[3],在每年的公历9月23日前后[4],农业上正是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时节。[5]秋分之日,太阳黄经180度,昼夜平分。[6]日照发生变化,阳光直射赤道,从此时起,阳光直射的位置由赤道向南半球转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6] 秋分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7]中国大部分地区天气会逐渐的转凉,夜晚的温差更是逐渐拉大。[8]在农业上要做好预防初霜冻防寒露风和防洪。[9] 秋分之日,秋分时节要早睡早起。[10]要特意防止“寒气”进入体内。[11]保健饮食上要注意预防秋燥。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12]
古代把秋分分为三候,即: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13]从秋分起,大雁开始南飞,候鸟开始迁徙。[14]秋分习俗很多,如竖鸡蛋、秋祭月、吃秋菜、添秋衣、品秋蟹、送秋牛、粘雀子嘴等。[15][16]2018 年国务院同意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17][18] 节气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