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环章鱼(学名:Hapalochlaena maculosa)为章鱼科蓝环章鱼属的一种动物,别名豹斑章鱼、环蛸,因在危险时,腕足上的深色环会发出刺眼的蓝光而得名[3][2][5][4]。蓝环章鱼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等海域,主要生活在0-50米的浅水潮间带,最常见于澳大利亚南部海岸的潮汐岩池中[5][6][3]。蓝环章鱼的主要食物是螃蟹和双壳类软体动物,其在不同的环境中移动时,可以改变自己的颜色,以达到伪装的目的。蓝环章鱼只在夜晚活动和觅食,平时都隐藏在礁石下[6][3][7]。 蓝环章鱼是一种小型章鱼,成年后体长可达20厘米,通常呈深棕色、深黄色或棕褐色,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眼斑周围具有鲜艳的彩虹蓝色环纹[6][3]。蓝环章鱼缺乏墨水囊,常被海洋水族馆收藏用于展览,其分泌的环毒可提取降压药物或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也可被用来制造毒液。此外,蓝环章鱼还可作为模式物种用于研究头足纲物种的形态结构[6]。 蓝环章鱼含有一种毒性很强的神经毒素,其可破坏生物体的生命系统,导致被攻击者的整个神经系统处于瘫痪状态。此外,蓝环章鱼的毒液还能阻止血液凝固,使伤口大量出血,并感到刺痛,最后全身发热,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被蓝环章鱼咬伤需及时做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急救[7][8]。 命名由来
蓝环章鱼体型圆润,全身布满青蓝色斑点,当其遇险时,腕足上的深色环会发出刺眼的 蓝光,因此得名。当蓝环章鱼在海中缓慢前进时,宛如穿着散发闪闪荧光的豹纹衣饰,所以其又被称为豹斑章鱼[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