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榷

明朝谈迁编撰的编年体史书
《国[què]》是明末清初时期,由平民出身的历史学家谈迁编撰而成的一部的编年体明代史书。[1][2]
明万历年间,明朝政府的官方修史活动因内部政治争议而搁置,以致民间私人修史风气兴盛,尤以经济富饶的浙西地区为代表。天启元年(1621年),浙江海宁秀才谈迁因鉴于前人所著明史多有失实错漏,遂着手编撰一部颇为客观的明史。他以历朝实录为基础,并参阅诸家著述、方志,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完成初稿,定书名《国榷》,至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国榷》渐成为首尾俱全的明代编年体史书。顺治四年八月(公元1647年),《国榷》手稿被盗,谈迁受挫后又发愤重写,期间四处遍访实证,依据明朝历朝实录、政府公报(邸报),以及众多名家学者的著述,于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终成完稿,历时三十五年。[3][4][5][6]
《国榷》是一部编年体的明代史书,设立十二目,以年、月、日形式载录了从元文宗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明弘光元年五月(公元1645年)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重大史事。《国榷》原稿百卷,全书四百三十八万余字。[7][8][9][10]
《国榷》因谈迁因家庭贫困及清政府管控,未能刊行,仅在后世藏书家之中以抄本形式绵延传承。1925年至1955年,浙江海宁学者张宗祥校补成现行《国榷》书稿,分正文一百零四卷,卷首四卷,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12月,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国榷》。[11][12][13]
《国榷》在体裁上,吸收了纪传体史书体裁的优点,呈现编年为主、杂[róu]诸体的特点;在论赞方面,事项众多、内容丰富,在形式和内容上独具特色;在纪实方面,敢于直书,且详于考订,注重史料核实,及时改正;在史料方面,《国榷》采集广博,尤详于万历以后的七十多年明末史事。同时,《国榷》也存在封建局限性以及叙事过于简单,文字过于晦涩等不足。近代明史学者吴晗,评价认为“《国榷》对研究建州明朝后期历史具有积极贡献”。[14][1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