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

位于北京市门头沟的佛教寺院
1
4
潭柘[zhè]寺是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乡的一座佛教寺院,为北京市4A级景区[7],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始建于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初名嘉福寺,是北京地区历史最久远的寺庙[9]。寺内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物,是北京郊区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群[2]
潭柘寺是北京早期佛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北京民间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谚语。经历北魏北周的两次“灭佛”,直到唐代才兴盛起来[3],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清代是潭柘寺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拨库银1万两整修潭柘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亲赐寺名为“敕建岫云禅寺”,并亲笔题写了寺额,潭柘寺成为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2][10]因寺院后有龙潭,前有柘树,故得名潭柘寺[2]
潭柘寺主要建筑依山势而建,北高南低。全寺建筑共分为中路、东路、西路和塔院等几大部分,构成潭柘寺的核心建筑群体。中路为寺庙大型殿宇组成的中轴线,东路以庭院式建筑为主,西路是佛殿和三处独成系统的殿堂组合[11]。主体建筑有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阁等[11]。潭柘寺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3]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