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英文名:Dabie Mountains)位于中国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经纬度范围为北纬30°10'~32°30',东经112°40'~117°10',西接桐柏山,东延至霍山和张八岭,北抵黄河, 南临长江,中国南北重要地理分界线淮河横穿其中,它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东西绵延约380千米,南北宽约175千米,也是中国地质、地理、生物、气候、文化的重要分界线。区域总面积67000平方千米,主峰为白马尖,海拔1777米,[1][3][5]次主峰多云尖(海拔1763米),第三高峰天河尖(海拔1755米)。[6] 大别山地势高耸,但不陡峭,坡度多在25~50°,西段呈西北—东南走向,东段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地质构造属秦岭褶皱山系的东延部分,山体岩石以花岗岩、片麻岩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山地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且被断层分割成许多菱形断块,有些地区山麓线挺直,陡度高达50°以上,是明显的断层崖。[7]其余多为低山丘陵,山间谷地宽广开阔,并有河漫滩和阶地平原。[8][9][10]大别山位于北亚热带边缘的东亚季风区,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因此其南北过渡性气候特征明显,南部以大别山区为主体,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北部属黄淮平原,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2][11][12]大别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流入长江的众多河流,包括湖北境内的举水、倒水、巴水、浠水、蕲水和华阳河等六大水系,均发源于此。[13]大别山金属矿产资源不多,非金属矿藏资源丰富,能源矿产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等。[14][15] 大别山地区是中国革命老区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16]2018年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04次会议通过决议,正式批准湖北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成为世界地质公园。[17][18]2019年,大别山入选第三批国家森林步道。[19]但同时,由于大别山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类在大别山地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大别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山洪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等,目前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20][21][22][23] 名称由来
大别山的名称最早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尚书·禹贡》中,其来历与地缘文化相关。大别山脉与西部的秦岭横亘于中国中部,绵延千余公里,是中国南北水系的分水岭。由于它分开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也分开了吴国、楚国两地,从而使得南北两地的气候环境和风俗民情截然 不同,因此人们称其为大别山。[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