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噁英

多氯取代的平面芳烃类致癌性物质
二噁英(dioxin),又称二氧杂芑,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它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而是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包含众多同类物或异构体的两大类有机化合物,全称分别是多氯二苯并二噁英(简称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简称PCDFs)。[1]
二噁英包括210种化合物,包括PCDDs的异构体约75种,PCDFs的异构体约有135种;二噁英的性质非常稳定,熔点较高,极难溶于水,可以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在体内不易被代谢,其中毒性最强的是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KCN)毒性的1000倍,因此被称为“地球上毒性最强的毒物”,又因其一旦渗透到环境之中,就很难自然降解消除,故有着“世纪之毒”之称。[1]二噁英可以引起肝脏损伤、胸腺萎缩、免疫毒性,并且有强烈的致癌致畸和生殖毒性[2]二噁英非人为生产、无任何用途,而是燃烧和各种工业生产的副产物,由于木材防腐和防止血吸虫使用氯酚类造成的蒸发、焚烧工业的排放、落叶剂的使用、杀虫剂的制备、纸张的漂白和汽车尾气的排放等是环境中二噁英的主要来源。[3][4][5]

相关历史

历史上发生过的几起著名的二噁英类化合物危害健康的事件:[6]
1949年,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洲Nitro的孟山都化学工厂的一次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意外泄漏导致当地居民患上了氯痤疮、肝脏疾病、血液疾病、肿瘤等疾病,并造成了一些患者的死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