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子蟾

负子蟾科负子蟾属下的一种蛙类
1
4
负子蟾(学名Pipa pipa Linnaeus),别名苏里南蟾,[3]负子蟾科负子蟾属蛙类。[4]负子蟾是水生蛙类,[10]其体长为5~20厘米,[5]体重为99~159克。[6]头大且呈三角形,眼睛位于头顶,[6]无活动眼睑,[7]嘴巴上方有两个窄窄的鼻孔,[5]口内无齿,无舌[11];身体扁平,[4]体色为浅棕色,背部有深棕色[6]褐色橄榄绿色的的斑点,布满[]状颗粒,[5]前肢短,有四肢指尖。[4]负子蟾的繁殖较为特殊,幼蟾会直接在母体的背上孵化出来,而不是像其他两栖动物那样在水中孵化。[12][4]
负子蟾分布于南美,[7][1]生活在流速缓慢的水道、溪流、[1]混浊的河底池塘、沼泽地[4]或隐藏于潮湿的落叶下,其栖息海拔低于400米。[1][8]
2014年负子蟾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评估等级为无危(LC)。[1]

形态特征

负子蟾体长为5~20厘米,[5]体重为99~159克,[6]头大且呈三角形,眼睛很小,瞳孔较圆,[5]无活动眼睑,[7]位于头顶。[6]嘴巴上方有两个窄窄的鼻孔,[5]口内无齿,无舌[11]。体宽,身体扁平,[4]浅棕色,背部有深棕色[6]褐色橄榄绿色的的斑点。布满疵状颗粒。[5]体侧具侧线。[3]两条灰色条纹横穿整个浅色腹部,前肢短而弱,后肢长而有力,擅于游泳。爪子上有如星状附属物的触觉器官。[5]有巨大的,类似鳍状的后足。它们的前肢很短,每个末端都有一个星形器官。这些四肢指尖是负子蟾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特征之一。[4]雌性雄性的区别在于泄殖腔的环形肿胀,只有繁殖期才能看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