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线

日本的高速铁路系统
新干线(日语:しんかんせん,[3]英语:Shinkansen[1])是日本高速铁路干线,[1]时速200千米/小时以上,[4]是世界上第一个商用高速铁路。[5]
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经济进入战后复苏期,既有铁路的运输能力不能满足需求。为增强东京-大阪铁路的运输能力,日本于1959年4月开工新建采用标准轨距(1435毫米)的东海道铁路,并于1964年10月1日正式运营,被称为东海道新干线。东海道新干线全长515.4千米,高运行速度达210千米/小时,后续继续提速,使得从东京大阪的乘车时间由原来既有普速铁路的6小时30分钟缩短至2小时30分钟。东海道新干线开创了高速铁路新纪元,创造了全球铁路与航空竞争中首次取胜的记录;其开通运营后,平均每天运送旅客36万人次,年运量达1.2亿人次。1969年,日本出台了新的全国综合开发规划,提出了建设全国新干线网的构想。1971年,日本国会审议通过了《全国铁道新干线建设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新干线整体规划方案。1975年3月10日,山阳新干线大阪博多)开通运营,全长553.7千米;此后,1982年东北新干线大宫盛冈)、上越新干线(大宫至新潟),1985年东北新干线延长线(盛冈至青森),1997年长野新干线高崎至长野),2003年九州新干线,2016年北海道新干线(新青森站至新函馆北斗站)等线路相继开通运营,日本新干线网几平覆盖了从北海道至南部九州岛的整个日本列岛。截至2017年4月,日本投入运营的新干线里程为3041千米,位居全球第二。通过加强技术研究和新型车辆的开发,日本新干线最高运营时速达320千米。[1]

简介

1964年10月1日东京奥运会前夕新干线开始通车营运,第一条路线是连结东京与新大阪之间的东海道新干线。这条路线也是全世界第一条投入商业营运的高速铁路系统。每年约有2亿人次乘坐。运输量占日本铁路30%、营业收入占45%。日本境内的所有新干线铁路均为纯客运服务,其中包含2条由在来线(普通铁路)改造而成的“迷你新干线”。
新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