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面容(adenoid face)是腺样体肥大(adenoid hypertrophy)的一种局部症状。[2]腺样体肥大是指当腺样体出现增生和肥大时,并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这种疾病在2~6岁的儿童中较为常见,而在成年人中相对较少见。[2]常与慢性扁桃体炎合并存在。[6] 腺样体肥大是因腺样体炎症多次复发或邻近部位如鼻腔、鼻窦、扁桃体的炎症扩散到鼻咽部,从而刺激腺样体异常增生的一种病理现象。[2]腺样体肥大的常见病因包括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鼻炎,以及儿童期的各种急性传染病。鼻和鼻窦的炎症也可能通过黏膜向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而加重鼻和鼻窦的炎症。[3]其他如过敏性鼻炎长期鼻塞或扁桃体极度肥大也可导致患儿张口呼吸,出现“腺样体面容”。[4]腺样体肥大在局部可引起耳、鼻、咽、喉等处症状;全身症状表现为营养发育不良、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夜惊、磨牙、遗尿等。[2] 腺样体肥大的治疗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和一般治疗两种方法:一般治疗需确保饮食均衡,注重营养摄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以预防感冒等。[2]如保守治疗无效,应尽早考虑使用口腔或鼻内镜技术进行腺样体切除手术,以改善症状并促进正常发育。[3]手术有两种方法,分别是腺样体切除器切除法和腺样体刮匙刮除法。[7]截止2021年的数据调研显示,该症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在9.9%~29.2%之间。男童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而且患病率仍然逐年递增。[8]
定义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2~6岁的儿童的腺样体会经历增生,但随着年龄增长,到达10岁以后逐渐减少,成年时基本消失。当儿童期腺样体出现增生和肥大,并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时,则被称为腺样体肥大(adenoid hypertrophy)。这种疾病在2~6岁的儿童中较为常见,而在成年人中相对较少见。[2]腺样体面容(adenoid face)[1]为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表现,常见于儿童。[2]并常伴有慢性扁桃体炎,同时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密切相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