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花(学名:Kalanchoe blossfeldiana Poelln.)[3],又名寿星花、矮生伽蓝菜[1]、圣诞伽蓝菜[2]等,为景天科(Crassulaceae)伽蓝菜属植物[3]。长寿花原产于非洲和亚洲,主要分布在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的马达加斯加,后自非洲南部引入欧洲[4]。长寿花习性极为强健,对栽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沙壤土即可。性耐干旱,喜阳光充足,生长适温15~25°C[5]。 长寿花为多年生肉质草本,茎直立,株高10~30厘米。叶肉质,交互对生,长圆形叶片上半 部具圆齿或波状,深绿,有光泽,边缘略带红色。圆锥状聚伞花序,直立;花瓣4片,偶为3或5片。花色有绯红、桃红、白色黄色或橙红色等[5]。蓇葖果,种子多数[1]。 长寿花植株矮小,株形紧凑,花朵细密拥簇成团,可盆栽供观赏。短日照处理后会提前开花,可作露 地花坛布置用[5]。
分类与命名
长寿花自然花期一般从十二月份开始,可持续保持开花到明年的四月份,其花期可达四个月以上,因此得名“长寿花”[2]。长寿花(Kalanchoe blossfeldiana)属于伽蓝菜属(Kalanchoe),1934年正式发表对该植物的描述。关于二名法的词源,植物学家Michel Adanson基于菲律宾的植物学家和耶稣会传教士Georg Joseph Kamel记录的一种物种的中文名’Kalanchauhuy’改编成属名(Kalanchoe)[6][7][8],《牛津英语词典》称其“基于中文伽蓝菜”[9],而《柯林斯英语词典》仅重申了这个属名是从当地一种物种的中文名派生而来的说法[10]。种加词blossfeldiana是为了纪念德国杂交育种者和植物学家Robert Blossfeld而命名的,他于1932年首次将该植物引入世界其他地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