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尧

北洋皖系军阀骨干
张敬尧(1880-1933)霍邱人。字勋臣,[1]先后担任师长、军长和“安国军”第二方面军团副司令。[2]曾任湖南督军,兼署湖南省长。[3]
张敬尧,17岁投身袁世凯武卫军,后入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护国运动时,任讨滇军司令,与护国军作战。1917年拥护张勋复辟,被封为长江水师提督,任苏鲁豫皖四省边境剩匪督办。次年任湖南督军兼省长。1920年被湖南人民发起的驱张运动赶下台。先后在吴佩孚张宗昌张作霖部下任司令、军长等职。因投靠伪满政权,1933年5月在北平(今北京)被刺杀而死。[1]
张敬尧在湖南残暴癫狂的统治,因其高效专注的聚敛,落下一个纯粹残酷专横的形象。[4]贯穿近代中国史,始终处在“最反动军阀”位置直至身死的,只有他一人。[4]

人物生平

张敬尧,字勋臣,[1]安徽霍邱人临水三郢村人[5],生于1880年,[1]年幼时家境十分贫寒,曾在其叔家放过牛,在粮坊、糟坊做过学徒。[5]他有三个弟弟,分别叫张敬舜张敬禹以及张敬汤[6]张敬尧在山东因犯杀人罪潜逃京津,[5]加入北洋新兵,被选进了随营学堂,[6]后入陆军部速成军官学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