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756年1月24日),高句丽贵族,唐朝著名将领。[1]高仙芝出身于武将世家,自幼习武,善于骑射。年少时随父高舍鸡至安西(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古城),以父功授游击将军,时年二十余岁,父子同在唐朝为官。[2]之后高仙芝得夫蒙灵察器用。开元末年(713年—741年),高仙芝被任命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2][3][4] 唐朝和西南吐蕃等交恶,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等二十余国被吐蕃控制,导致唐朝供奉中断。天宝六年(747年)三月,高仙芝受命唐玄宗率步、骑兵一万名出兵讨伐小勃律,经过百日行军,分兵三路攻占连云堡,最终平定小勃律,威震西域诸国,以功迁安西四镇节度使。[5]天宝八年(749年),高仙芝入朝,加特进,兼左金吾大将军同正员。天宝九年(750年)二月,高仙芝击破朅师国,俘虏了朅师王勃特没及吐蕃酋长。天宝十年(751年)四 月,高仙芝与大食国在怛罗斯城激战五日,因唐军中的葛罗禄部众突然叛变而大败。[2][4] 天宝十四年(755年),高仙芝晋升为密云郡公。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爆发安史之乱,高仙芝奉命屯兵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后退守潼关,监军边令城诬奏其减截兵粮,之后高仙芝被杀害。[6][7] 高仙芝骁勇善战,屡出奇兵,为唐朝立下卓越战功,并受到外籍人士的称赞,最后却因宦官的诬陷,唐玄宗偏听谗信,遂致身死,令人惋惜。[8][9][10]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