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贵妃

明神宗朱翊钧皇贵妃
郑贵妃(1568年~1630年),顺天府大兴(今北京大兴)人。[6]万历初入宫,万历十年(1582年),被册为淑嫔,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为德妃,次年,进为贵妃,生皇三子朱常洵,进封皇贵妃[7][8]
郑贵妃最受明神宗朱翊钧)宠爱,因此明神宗有意避开长子朱常洛,另立其子福王朱常[xún]为太子,引起国本之争(立储),导致各党派纷争不断,相继发生“妖书案”“梃击案”,牵连波及众多朝廷官员,郑贵妃皆牵涉其中。明神宗驾崩前遗命要封郑皇贵妃为皇后,明光宗即位,因朝臣反对作罢。后光宗死于“红丸案”,朝臣也认为与郑贵妃有关。[9][10][2]崇祯三年(1630年),郑贵妃去世,谥号为“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葬于银泉山。 [9][10]崇祯十七年(1644年),郑皇贵妃的孙子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追尊祖母为“孝宁温穆庄惠慈懿宪天裕圣太皇太后”。[5][9][10][2]
明史》载有:郑贵妃并无干政夺嫡的阴谋,只是因皇帝过于宠爱,才招致诽谤。对此持不同意见,有鲁迅祖父《恒训》所说:郑贵妃受魏忠贤迷惑,觊觎嗣位,致使汴京遭难,真是阴险毒辣,耗尽了国家的气数。[11][12][13]

人物生平

入宫封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