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浆-抖音百科
酸浆(Alkekengi officinarum Moench),为茄科(Solanaceae)酸浆属(Alkekengi)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菇茑[niǎo]、红姑娘、泡泡草、洛神珠、金灯果等。酸浆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如法国、希腊、意大利、中国等国家,在中国范围内主要分布于甘肃、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区。酸浆喜阳光充足、凉爽湿润的环境,具有耐寒、耐热等特性,多生长在空旷地、山坡、路旁、林下等地方。[1][3][4] 酸浆基部常匍匐生根。茎基部略带木质,茎节不甚膨大;叶片呈长卵形至阔卵形;花梗密生柔毛;花萼呈阔钟状,萼齿呈三角形;花冠呈辐状,裂片开展,阔而短,顶端骤然狭窄成三角形尖头;雄蕊及花柱均较花冠为短。果梗被宿存柔毛;果萼呈卵状,橙色或火红色;浆果呈球状,橙红色。种子呈肾脏形,淡黄色。花期5~9月,果期6~10月。[1][2][5] 酸浆果实成熟后可供食用,味道酸甜可口,营养丰富, 除了鲜食,还可加工成果酒、罐头等食品。由于其花萼色彩鲜艳,形状宛如灯笼,不仅可用于园林造景,还可用于制作插花和干花。[6][7]另外,酸浆的全草和根可入药,具有清热利咽、利湿等功效,可用于咽喉肿痛、黄疸、痢疾、疟疾等疾病的治疗。[8][9] 历史记载
酸浆首次出现于《神农本草经》中,《本草经集注》中“处处人家有,叶亦可食,子作房,房中有子如梅李大,皆黄赤色”,《本草纲目》记载“酸浆开小花黄白色,紫心白蕊,其花如杯状,无瓣,但有尖,结一铃壳,凡五棱,一枝一棵,下悬如灯笼状。壳中一子,状如龙葵子,生青熟赤”,均对酸浆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再结合《本草图经》和《本草纲目》的附图,上述植物与茄科植物酸浆及其变种挂金灯很相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