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擘蓝-抖音百科
擘蓝( Brassica oleracea var. gongylodes L.),又名 苤蓝 、球茎 甘蓝 、芥兰头、芥三头,系 十字花科 ( Brassicaceae ) 芸薹属 ( Brassica ) 二年生草本 植物 [1] [2] 。擘蓝在中国大多数省区均有栽培 [2] 。擘蓝喜温和湿润、有充足光照的环境,较耐寒 [3] 。花期为4月,果期为6月 [2] 。 擘蓝高30~60厘米,全体无毛,带粉霜;茎较短,在离地面2~4厘米处膨大成球体。叶略厚,宽卵形至长圆形,茎生叶长圆形至线状长圆形,边缘具浅波状齿。 总状花序 顶生;花及长角果和 甘蓝 的相似,但喙常很短,且基部膨大;种子有棱角。花期4月,果期6月。 [2] 擘蓝球茎及嫩叶可作蔬菜,富含 蛋白质 、脂肪、钙、磷、铁等元素;种子油亦可供食用;其球茎、叶 片和种子可入药,具有解毒、 健脾 利湿的功效,主治脾虚水肿、小便淋浊等疾病。 [2] [4]
历史记载 元代《 农桑辑要 》所载的在中国 西北地区 栽培食用的“ 蓝菜 ”,是尚处于驯化栽培期 肉质茎 膨大不显著的擘蓝,其主要食用部分为宽大的叶片。明代,擘蓝处于叶和球茎同时采收食用的驯化栽培期,但人们主要采收食用的部分仍多为叶片,球茎部分也可采收。 清代 ,擘蓝的栽培扩散到 中国 北方各地,并向南方传播。茎和叶已经具有同等重要的食用价值。不同地区培育出了不同的擘蓝地方品种。在 河北 地区,擘蓝也被称为 菘 [sōng ] 根,采收后可以贮藏作为冬季蔬菜食用。民国之后擘蓝传播扩散到全国各地,地方名称依然众多。这一时期,擘蓝适应中国各地风土,培育形成了大量传统优良品种和地方特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