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五针松

中国特有植物
大别山五针松Pinus dabeshanensis C. Y. Cheng & Y. W. Law)是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常绿乔木[6][7],又名大别五针松[1]、五爪松[3]青松、果松等[4]。大别山五针松是中国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安徽、河南、湖北,生长于海拔900-1400米的山坡地带,[6]具有很强的生活力,耐严寒,抗风害。[4]
大别山五针松为乔木,高20余米;树皮棕褐色,浅裂成不规则的小方形薄片脱落;枝条开展,树冠尖塔形;针叶5针一束,长5-14厘米,径约1毫米;球果圆柱状,长约14厘米,径约4.5厘米,梗长0.7-1厘米;种子淡褐色,倒卵状椭圆形,长1.4-1.8厘米,径8-9毫米,上部边缘具极短的木质翅,种皮较薄。[6]花期4月,果期次年9-10月。[3]
大别山五针松是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4],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1]1999年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二级保护植物[1],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2021年被列为中国第二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一级保护植物[8]。大别山五针松具有用材、观赏和学术研究价值。[7][9]

起源演化

大别山五针松属松科松属五针松组,是松科中最原始、最古老的一族。彭镇华通过对松属五针松组的研究,认为五针松组起源于中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