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保护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林学类专业,一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2012年,森林保护专业正式出现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3]2020年2月,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森林保护专业专业代码为090503。[4]2021年,森林保护专业被列为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 森林保护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学、地理学、林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调查与管理、森林灾害防治等。森林保护专业毕业后可从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灾害防治、森林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等工作。[1] 专业发展
森林保护学科属于林学的二级学科,森林保护在林学专业框架下发展壮大。1958年成立森林保护学科,1961-196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3]
森林保护专业最早出现于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农科、林科本科专业目录》中,专业代码为(林科0202)。[5]199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森林保护专业代码由原(林科0202)调整为(090202),隶属森林资源类(0902)。[6]1998年,全国高等院校专业进行了第三次调整,取消约50%的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森林保护(090202)并入林学(090301),森林保护专业处于低谷期。[7][8]后续2001-2012年森林保护学科改为森林资源保护与休憩专业招本科生[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森林保护(090503)由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部分)(090302)调整而来,森林保护专业被重新设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