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环境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学科门类农学,专业类别植物生产类,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1][2] 农业资源与环境主要研究农业资源的管理及利用、农业生态、农业环境保护、农产品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农业资源的规划与利用、农业环境的保护与污染防治等。旨在能够进行农业资源与环境质量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及评价,掌握提高水分、养分、土壤、生物等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与方法,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及退化防治等宏观管理与决策的能力,能在政府部门、农业管理部门、企事业、科研、教育和规划等单位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 护、开发、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高级人才。[2]
专业发展
本专业以山西农业大学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合署改革、院所(资源环境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合并为契机,依托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院士工作站、农业资源与环境博士后流动站,以新农科建设为引领,围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国家及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山西,面向 全国,培养能够解决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复杂问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一流专业。[5] 2001年3月2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00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的通知》教高函〔2001〕7号,教育部将201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予以公布。同时,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基础上,增补了近年来批准增设的目录外新专业,形成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版)》其中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于2002年开设,专业代码为09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