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石绿

一种有毒的三苯甲烷类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分子式为C23H25ClN2,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有毒的三苯甲烷类化学物。[3]孔雀石绿具有金属光泽的绿色晶体,又名碱性绿、严基块绿,本身有毒,既是染料,也是杀真菌、杀细菌、杀寄生虫的药物,长期超量使用可致癌,无公害水产养殖领域国家明令禁止添加。2019年12月27日,孔雀石绿被列入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摩尔质量为364.92g/mol,[2][1]本身极易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戊醇[4]在25℃条件下,孔雀石绿在水中溶解度为4.0x104mg/L,蒸汽压为2.4x10-13mm Hg。[1]其在水中呈酸性,PH为1.4,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释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和氯化氢烟雾。[1]孔雀石绿经代谢会转变为无色孔雀石绿。[4]孔雀石绿是一种有毒化合物,可以利用高效液相、荧光探针、分子印迹电化学等方法进行检测,[5][6][7][8]对其处理可使用生物炭吸附、氧化石墨稀三元复合物吸附等方法。[9][10]
孔雀石绿主要以草酸盐和盐酸盐形式存在,其中市面上出售的孔雀石绿便是以草酸盐形式制备,而盐酸盐形式的孔雀石绿较少见,[11]孔雀石绿不仅可以作为细胞染色剂、杀虫剂使用,[12][13]也可以作为探针或利用自身的吸光度变化来检测药物含量。[14][15]此外,孔雀石绿对水生生物具有致癌、致畸性,对人体也存在潜在致癌性。[11]

研究历史

1933年,孔雀石绿被发现具有抗菌、杀虫等药效,许多国家将其当作驱虫剂用来消灭水产动物所感染的寄生虫,也可用作杀菌剂用于治疗水产养殖中感染的霉菌[11]1990年,有学者发现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能够在生物体内累积,在环境中残留时间也较长,具有高残留、高致癌和高致畸性等毒副作用,[2][11]许多国家开始将其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6]直到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科研团队经过近6年多的努力,研制出了“孔雀石绿”的替代制剂——美婷,对鱼体和鱼卵的水霉病同样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6]

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