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

最原始的有翅昆虫
[yóu]蜉蝣目Ephemeroptera)昆虫的统称[2]。它是一类古老的昆虫,距今已有3亿年[4]的历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带翅昆虫[2]。已知的全球蜉蝣目动物群有42科400多属3000多种[5]。其稚虫通体黄褐色,长有咀嚼式口器,胸部长有六足,无翅,尾部有细长的尾丝,主要取食水藻或高等水生植物的碎片,少数食肉[2]。成虫体壁轻薄光泽,外形多为白色、褐色、淡黄色。膜翅透明,腹部长有2-3根分节尾丝,飞行时体态轻盈优美,停立时双翅直立[6]。由于口器退化,成虫不再进食[2]
蜉蝣分布广泛,稚虫几乎存在所有淡水区域,成虫常栖息在溪流、湖泊、江河边的树丛等避光处[7]。蜉蝣交配时会选择婚飞,繁殖方式包括卵生、卵胎生和孤雌生殖[7]。蜉蝣的一生会经历卵、稚虫亚成虫、成虫四个阶段[6]
研究蜉蝣化石有助于探讨其起源、进化、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为研究其他有翅昆虫及其翅的起源与演化、不同地质时期的古地理气候、地球演变和生物进化提供重要参考[8]。此外,蜉蝣稚虫在水质监测中也有着广泛应用[9]。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的蜉蝣目昆虫中已有2类灭绝1类濒危[10]
然而,中国古人错误地将蜉蝣的成虫期视为整个生命周期,使其在古诗词中被描绘成“朝生暮死”的形象,用以咏叹人生短暂,生命易逝[11]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