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岛

南海四大群岛之一
1
4
南沙群岛(英文名:Nansha Qundao或the Nansha Islands),古称“万里石塘、万里长堤、万生石塘屿”等,原名“团沙群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南沙区管辖,[6]位于南海南部海域,北起雄南礁,南至立地暗沙,西到万安滩,东接海马滩,是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分布最广、岛礁最多的岛群,海域面积为88.6万平方公里。
南沙群岛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形成于南海海盆东南边缘水深1500~2000米的阶台上,略成不规则的四边形,共由230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主要岛屿为太平岛、南威岛、郑和群礁等,有11个岛屿,5个沙洲,20个礁露出水面[5]。南沙群岛地貌类型属珊瑚礁地貌,在亚洲东南部季风盛行地带,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高湿、风大雾小、降水丰沛[7][3][8]。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水产资源丰富,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9],特别是油、气蕴藏十分丰富,是中国巨大的资源宝库之一,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10]
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代,中国人民就发现了南沙群岛,并来到这个群岛辛勤劳作。长期以来,中国军队、渔民及科学工作者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巡逻、渔业生产和考察活动从未间断[11]
南沙群岛处于越南金兰湾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扼太平洋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为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南疆安全的重要屏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相继出兵侵占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引发了南海争端[12][13][14]
2025年1月,菲律宾船只非法侵闯铁线礁被驱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