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陵之战

历史上著名截击战,“围魏救赵”的典故来源
桂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国为援助赵国,主动对魏国发动的一次截击战。公元前354年,赵国向依附于魏国的卫国进攻,魏国出兵进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抵挡不住,向齐国求救。齐威王田忌为主将,孙膑军师[1]孙膑提出迅速向防备空虚的魏国都城大梁进军,迫使邯郸的魏军回师自救,既能解邯郸之围,又能使魏军疲于遥远路途而击败它。[2]
田忌采纳了这一策略,魏军果然就范。齐军通过佯攻疑敌、疾走大梁、战败示弱、设伏截击等一系列计谋,最终在桂陵大败魏军,生擒魏军主将庞涓。桂陵之战是当时的霸主魏国遭受的一次重大失败,不过并没有使魏国一蹶不振。[3]
桂陵之战创造了“围魏救赵”的战法,成为后世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4]桂陵之战也是我国古代截击战的著名战例。[5]

背景与起因

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