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重根-抖音百科
安重根(朝鲜语:안중근,1879年9月2日—1910年3月26日),字应七,天主教名多默(Thomas),朝鲜近代独立运动家,出生于朝鲜黄海道海州府(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黄海南道海州市)首阳山下广石洞的一个名门望族家庭,是王氏高丽末期大儒安垧[shǎng]的第二十六代孙,[6][3]因击毙日本首任韩国统监府(韩语:한국통감부/日语: 韓国統監府)统监伊藤博文而被朝鲜民族视为民族英雄。[4][7] 安重根的父亲安泰勋早年曾在汉城(今韩国首尔)居住,并与开化党人士朴泳孝等人建立联系,支持国家政治改革和开化思想,计划前往日本留学。1884年,开化党发动的甲申政变失败,朝鲜政府对开化党成员展开迫害和清洗。安泰勋被迫带着全家返回 老家海州,并隐居在信川郡。安重根在私塾中接受汉学教育,学习了《千字文》《童蒙先习》以及中国儒家经典和史学著作,如《四书五经》《史记》和《资治通鉴》等,打下了坚实的汉学基础。[8][9]日俄战争后积极反对日本侵略,后投身爱国启蒙运动,举办“三兴学校”“敦义学校”两所学校。1907年起参加国债报偿运动,在中朝俄三国边界开展反日义兵运动,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8]1909年10月26日,在哈尔滨火车站击毙侵略朝鲜的主谋——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当场被捕。11月1日,被押往旅顺“关东都督府”监狱署(今旅顺日俄监狱旧址[10])。[8][11]安重根生前在狱中写就自传《安应七历史》、阐述其世界和平思想的《东洋和平论》(未完成)以及200多篇墨书等著作,他先后受到11次审判,并无权雇佣日方指定者以外的律师,但他将公审作为个人演讲的契机据理力争。1910年2月14日被日本法庭判处死刑,同年3月26日在中国旅顺被日本施以绞刑,时年31岁。[12][13][14] 安重根作品中有5幅遗墨被韩国政府指定为“宝物”,[14]此外安重根的《东洋和平论》中团结亚洲对抗侵略的思想,间接推动了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合作。[5]安重根在哈尔滨的义举致使远东和世界惊动,其义烈的斗争方式影响到后世的韩国独立运动,他关于中韩两国友好的遗言,奠定了中韩两国共同抗日的斗争基础。[5][15]韩国和朝鲜高度评价安重根,将其视为民族英雄,中国各界名人纷纷为他题词,孙中山、章太炎、蔡元培等都对他给予高度评价。[10]日本政府将安重根称为罪犯和“恐怖分子”,他的《东洋和平论》精神在日本引发了舆论炮轰。但有一些日本学者如奈良女子大学名誉教授中塚[zhǒng]明批判了日本政府对历史的认知,并认为“安重根狙击伊藤博文并不能称为犯罪”。2013年11月19日,时任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将安重根称为罪犯。[14]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