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

清代纪昀的作品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朝学者纪[yún]于晚年所著的短篇志怪小说,共五部24卷,创作时间起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终于嘉庆三年(1798),创作于纪昀66-75岁之间。嘉庆五年(1800年)才由其门人北平盛时彦合编刊行,以纪昀书斋“阅微草堂”为全书总名。[2][1]
四库全书》编[zuǎn]完成后,富有才情的纪昀开始进行随性而发的笔记创作,[2]通过对其在修纂《四库全书》过程中的见闻、与亲友同僚的交谈、贬[zhé]新疆时领略的奇闻异事、百姓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加以记录及进行艺术改造,[3][4][5]先后完成五卷笔记,借助狐鬼神仙的神话形象来实现教化人心的目的、通过对官场黑暗乱象的批驳来表达对理学家的批判、借诸多复仇故事的描写劝导世人惩恶扬善。[6][5][7][8]
在当时文字狱盛行的背景下,纪昀借乡野传闻或奇情轶事来抨击清代腐败的吏治、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和风气,[3][9]开“阅微体”小说先河,后世小说家们,开始重视文章考据功能,风格简约,行文质朴,[9]深刻影响了清一代小说创作风格,并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阅微草堂笔记》进行深入研究。[10]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