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风

气象学术语之一
焚风(Foehn[2]),又称为“火风”,[4]是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通常形成于气流翻越山脉之后的背风坡,在高压区遇到空气下沉时也可产生焚风。[3]焚风主要特点为干、热,还具有带电特性。[5]
焚风的形成主要受到地形、风向以及山地两侧降水和气温差异等因素影响。[6][7][1]在世界各地山脉几乎都有焚风存在,但其称呼各异。焚风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北美洲落基山和亚欧大陆的高加索地区较为显著。此外,在中国许多地区也都有焚风现象出现。[1]
焚风可以促进春雪消融,作物早熟;同时,也易引起森林火灾、干旱等自然灾害。在高山地区,焚风还会造成融雪,使上游河谷洪水泛滥,有时还会导致雪崩[8]

定义

焚风是指气流越过高大山体后绝热下沉,在山的背风坡脚产生的干热风[9]迎风坡成云致雨、在背风坡形成干热风的现象称为“焚风效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