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海豚(学名:Delphinus delphis),又名普通海豚、海豚[1]、龙兵[9]、短吻型真海豚[2]、短喙真海豚[3],是海豚科真海豚属的一种海洋哺乳动物[1]。一般体长1.4~2.06米[9],体重100~136千克,雌性略小于雄性[10],寿命25~30年[7]。真海豚体呈纺锤形,身体细而流线型。体色十分复杂而独特,通常十字交叉型,黄褐色在前灰色在后,背面黑色向下延伸,在背鳍下面形成V形区域。具白色胸斑,喙狭长,背鳍和鳍肢为三角形,胸鳍呈镰状;尾鳍宽大[9][7]。其体背部呈黑色或深褐色[9],腹部为白色或奶油色[10],背腹间为土黄色及灰白色的过渡带[11],鳍肢、尾鳍上下面均为黑色[2]。 真海豚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海域及地中海、黑海、墨西哥湾和红海水域中[10],中国则见于渤海和黄海的各渔场,东海的舟山等渔场,南海的北部湾、北海、海南岛海域,以及台湾海峡等[13][7]。通常栖息于热带至暖温带的沿海和內湾地区[14]。 截止2020年,全球有超过百万只真海豚[4]。2020年,真海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4];2021年,真海豚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2023年,真海豚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中[6]。 形态特征
真海豚一般体长1.4~2.06米[9],体重100~136千克,雌性略小于雄性[10]。其体呈纺锤形,身体细而流线型。体色十分复杂而独特,通常十字交叉型,黄褐色在前灰色在后,背面黑色向下延伸,在 背鳍下面形成V形区域。具白色胸斑;喙狭长,一般长度为宽度的2倍以上;额部平缓后延无明显隆起,与喙基部交界处有明显的缢沟;眼呈椭圆形,位于口角末端后上方;耳孔很小,位于眼后偏下处,幼时较明显,成熟个体则不易看到;下颌前端比上颌突出,且上、下颌的左右两侧各有40~65枚小而尖的牙齿,直径为3毫米;背鳍位于体中部,为三角形,中等大小,上端尖,呈镰状向后屈;鳍肢也呈三角形,末端较尖;胸鳍呈镰状;尾鳍宽大,约为体长的1/5~1/4[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