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地球物理学专业,一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或工学学士学位。[2]
地球物理学主要研习地理学、地质学相关知识,研究地球深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对于地震、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进行预测,对于矿产、油田、煤田进行勘查探测。毕业后可进入矿业类企业从事地质勘查、采矿、选矿、工程探测、工程技术等工作。[2]
专业发展
1952年,根据新中国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北京地质学院(现改为中国地质大学)和长春地质学院(现合并到吉林大学)相继成立了地球物理系。从此,一个正规的地球物理教育体系逐渐地建 立了起来。1956年,成都地质学院(现改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宣告成立,其勘探地球物理系在1958年开始招生。上述3所地质学院当时均隶属于地质矿产部,其地球物理学课程设置侧重于地球物理方法在固体矿产、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及工程勘探中的应用(应用或勘探地球物理)[3]
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随着固体矿产和碳氢化合物能源勘探任务的增加,国家对应用(勘探)地球物理学人才的需求量也极大地上升了。为了满足国家的需要,当时隶属于不同部委的大约10所大学和学院招收地球物理学或应用地球物理学生,这些学生主要是地球物理专门化的学生。因此,地球物理学毕业生急剧增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