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山关

中国贵州省遵义市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
4
娄山关原名高岩子、娄关、太平关、不狼山,[7]又名黑神垭,[8]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和桐梓县娄山关街道交界处,[9]大娄山脉中段,由乌江渡、桥雅天池、遵义市及凤凰山、海龙屯、娄山关、天门洞、夜郎镇等8个主要景区、8个独立景点组成,景区面积350余平方千米。[10][11]大娄山脉主峰笋子山海拔1779米,娄山关关口海拔1277米,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3]
娄山关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由于其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大,使得其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4]大娄山山脉西起毕节地区,东北延伸至四川省境,是构成遵义市地形的基本骨架、是乌江水系赤水河分水岭、也是贵州高原四川盆地的界山,[12]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娄山地层发育完全,剖面完整,底层地质年代悠久,构造复杂,主要由沉积岩组成。[13]
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娄姗和梁关奉命南征,百姓为怀念二人的鱼水之情,将高岩子更名为“娄姗梁关”,久之称为娄山关。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杨应龙派其子杨朝栋在娄山关建造13座木关,凭险守关。[14]1935年,娄山关战斗在此地打响,确保了遵义会议的召开,并拉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3]娄山关作为红军长征的重要遗址,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不同类型的景观景点,如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娄山关摩崖石刻、毛泽东词碑以及西风台等。[3]
2013年,娄山关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5]娄山关景区还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经典红色旅游区等,[3][15]娄山关战斗遗址先后被列入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

自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