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管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养老服务管理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类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2]
本专业基于中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培养具备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现代养老服务管理专业能力和操作技能,掌握老年心理护理、医学护理、养生保健、老年病预防及医养机构运营管理知识,具有人文情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满足国内外公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单位、养老产业、医养产业等相关机构要求,适应行业新趋势、养老新模式、老年人新需求的医养结合管理型人才。[3]毕业后可从事旅居养老、养老产品设计研发或养老机构评估等相关的工作。[2]

专业发展

200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开始正式成为高职的公共事业大类、公共服务类之下的法定专业(代码650302)之一,老服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把“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素质”作为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列入其中,明确“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这是国务院文件中首次提出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4]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提出加快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培训教材开发,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同年,民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也提出培养壮大职业化养老护理员队伍,实施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工程,力争到2020年,培养具备老年学、护理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的养老护理员600万人。这是我国政府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养老护理员培养的具体数字目标,很可惜这个目标并未变为现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