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鳗鲡(拉丁学名:Anguilla marmorata),别名大鳗,鳗鲡属中体形较大的一种鱼类,因体表呈大理石般色彩而得名。[2][8]性情凶猛,体壮而有力。[8]花鳗鲡体内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酸、脂类和无机元素的含量都很高,并且肉 质细嫩,味道鲜美,有较高的食用价值,除食用外,花鳗鲡的皮和皮革制品也在国际贸易中流通。[9][10]花鳗鲡各个生命阶段都在全球范围内被捕捞和交易,用于养殖和消费。该品种的市场需求主要由东亚市场驱动,特别是日本、韩国和中国。[9] 花鳗鲡一般体长70~80厘米,最大体 长可达230厘米。[1][5]体型长,躯干呈圆柱形,尾部侧扁。[6]体侧和鱼鳍上有明显的深褐色不规则云状斑纹,背、尾和臀鳍后部的边缘为暗黑色,胸鳍颜色较浅。[7]花鳗鲡广泛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东至太平洋中部,西至非洲东部,北至亚洲东部,南至澳洲南部。[1][5]在中国境内,花鳗鲡分布于东南沿海、长江下游及其以南的各大江河。[1]主要栖息于水库、湖泊、池沼和江河中;[6][5]昼伏夜出;[11]常以小鱼、虾、蟹、贝类、水生昆虫和沙蚕等为食;[8]成年后,由淡水区域向下游入海,在迁移途中性发育成熟,第二年夏季返回产卵场产卵后即死亡。[8] 因河流污染、过度捕捞及水坝水库等原因,花鳗 鲡物种的生存也受到了一定影响。[3]花鳗鲡于2021年被中国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4]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