铍(英文:beryllium),元素符号Be,原子序数4,原子量9.012182,属第二周期系IIA族,是最轻的碱土金属元素。铍呈钢灰色,质地坚硬,在室温下易碎。铍的化学性质活泼,属于亲氧元素,金属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性保护膜,耐酸碱腐蚀,在空气中即使红热状态下也稳定。常温下与水不反应,与稀酸、碱反应,属于两性金属。金属铍可用于反应堆中子减速剂、中子反射体和X射线管窗口等。由于铍质轻、热稳定性好、弹性模数高,其合金已成为飞机、导弹的结构材料。铍及其化合物都有毒,急性毒作用可引起呼吸道粘膜的刺激性炎症以及内脏器官坏死灶;慢性毒作用出现非干酪化肺部肉芽肿或间质纤维化。[1][5] 发现历史
含铍的矿物绿柱石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埃及托勒密王朝。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博物学家普利尼在百科全书中指出绿柱石和祖母绿成分相似。起初,矿物学家认为它们由硅铝酸盐组成。1798年,法国化学家沃克兰(Vauquelin)在对绿柱石和祖母绿进行化学分析时发现了除硅铝酸盐外的新物质。由于发现新物质形成的盐有甜味,他们将其称为“glucinium”,这个名字仍在部分法国文献中使用[6]。182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Friedrich Woler)和法国安东尼·布西(Antoine Bussy)[7]用金属钾还原熔融的氯化铍得到了铍单质,并首次使用Beryllium命名。1957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正式将Beryllium作为元素的名字。1898年,保罗·勒博(Paul Lebeau)通过电解法制备了单质铍。铍的氧化态和原子量最初有很多争议,1973年,门捷列夫根据元素周期律认为铍的氧化数应为2、相对原子质量应为9,这一推断最终被验证。[8][9] 分布情况